Thursday, December 16, 2010

治貪腐,不能只從制度上著手(3)

借鏡新加坡、香港治中國貪腐


http://www.mirrorbooks.com/news/html/06/n-20406.html

身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中國,在清廉指數的成績上卻不怎麼亮眼。除了制度層面亟待強化外,專家認為,中國人好面子、怕吃虧的心態也應稟除,從教育上培養倫理道德觀,“內外兼顧”,才是遏止腐敗的最佳手段。

內外並行治腐敗

除了外部的制度外,也應考慮一個人內在的貪念與虛榮心。孫雁指出,中國文化中有許多負面的特質,比如從眾行為,見到他人有什麼,自己也想有一份,永遠不滿足,什麼都要最好、最大,舉凡送孩子出國留學、全家移民、找情婦、買豪宅,不管實際移民後的生活如何,不管房產買多了只是閒置,在怕吃虧、好面子的心理下,就是想模仿他人。

這些人應該研究一下跟從的後果是什麼、到底有什麼好處,我看了很多留學生到這來生活其實很苦,他們的家人來了也不會說英語,只在中國城轉,好像待在監獄裡一樣,所以中國人這種貪、這種比較的心態一定要克服,為此犯罪沒必要。”孫雁指出,與中國比起來,有的美國人生活不如中國人好,但在美國大家不太追究名牌和面子,也就沒有很大的動力去腐敗。

經濟快速發展所帶來的功利主義,也將道德感推到一旁。孫雁表示,中國的經濟改革也是造成貪腐的主要原因之一,否則毛澤東當政時更壟斷,更不民主,但當時誰也不敢開後門搞腐敗,之後的市場改革經濟開了很多機會大門,國家的控制力下降,機會多了、金錢追求的刺激也大了,使得貪腐的胃口不斷增加、手法也比改革開放剛開始的前兩個十年要高明得多。

現在非常功利主義,共產黨基本上放棄價值觀(的塑造)了,共產主義沒人信了,但也不找一個東西來代替,其實應該把傳統孔老美德拿出來,建立一套系統。”孫雁以美國為例,指出美國雖然也是經濟發達,但市場化、制度化程度高,政府參與得少,使得執行面上出現的腐敗現象減少,加上教育體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,便是灌輸倫理教育,在實踐上,例如選舉時,也相當重視候選人的品格。“制度是外在的,動機是內在的,如果沒有一個道德底線,內部問題存在,即使外在制度再怎麼改,還是會犯下罪去追求那些虛無飄渺的東西。”

借鏡新加坡、香港

美國杜克大學終身教授史天健指出,從不同國家民意調查結果來看,厭惡貪官和不信任政府之間,並不存在強烈相關性。例如美國人在“水門事件”曝光後,對政府的信任下降,但主要是針對政府官員,而非整個制度。

孫雁認為,在中國來說,下層農村的人不太瞭解整個制度,看到的都是村官、縣官的作為,因此確實可能針對個人、而非制度。但國內知識份子與海外學者可能會看到更大的框架,都知道個人不是唯一的問題。貪腐也影響到中國政府的威信,不過,經濟成長等其他因素同時也將威信受到的損害抵銷,加上大家生活越過越好,越來越多人在私有企業、外企工作,這些企業的腐敗不常見,許多老百姓的住房是私企的開發商所開發,並非由政府分配,因此除了在公企工作以及有拆遷問題的人,其餘的民眾和政府接觸不多,對腐敗的感受也沒那麼深。

政治改革與經濟改革是中國多年來呼喊的一個口號,孫雁表示,反腐是政改和經改的動力,雖然政府在文化大革命後,循序漸進做了不少改革,但有的改革沒達到目的,孫雁認為,其中政改最重要的,或許是限制中宣部的權力、擴大人民說話的空間。讓人民說出不滿,是抑制腐敗的重要機制,也能促成政府做出更好的決策與更好的監督機制。

這樣做不需要擔心社會不穩定,把怨言說出來,雖然問題沒解決,至少解了氣,社會反而可能更穩定。中國幾千年來的傳統就是以言定罪,現在仍受到這種風氣的影響,這是應該首先改掉的地方。”孫雁說。

因此,孫雁總結,想改善中國的貪腐情況,首先是賦予人民說話的權力,其次,讓司法和媒體獨立,第三,讓黨內不同派系公開競爭。

如果要以其他國家借鏡,孫雁認為最好的例子是新加坡和香港。“新加坡和香港的清廉排名很前面,而且他們都是中國文化的傳統,他們能做到,中國肯定也能做到。”孫雁建議將新加坡和香港的退休人才調到中國,安排在各個省的紀委位置上,輔導反腐,由於這些人在中國沒有“關係網”,但有經驗、說中文,對中國的反腐很有幫助。

不過,在交出權力的過程中,肯定有人心有不甘。孫雁能理解這樣的心態。“一個國內的反腐人員恐怕不願意讓一個外來的人輔導你、佔你的位置、削弱你的功能,所以如果有一點中央權威反而好,現在國內很多查案查不下去,就是對方背景太多,但要他們獨立,在中國這種關係複雜的文化上又很難做到。”

孫雁也提醒,在改革過程中,應照顧失去既得利益者。“既得利益不是壞事,是很現實的事,因此也應顧及到在政治改革中犧牲的人、失去利益的人,要給他們另外的出路,這樣才能為政治改革鋪平道路。”(完)

No comments:

Post a Comment